• 网站无障碍
  • 关怀版
索 引 号: 00817928-7/2022-01202 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人口计生委 发文日期: 2012年03月13日
名  称: 海口市2011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报告
文  号: 主 题 词:


海口市2011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报告

 

2011年,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省人口计生委关心支持和精心指导下,经过全市上下同心协力,锐意创新,扎实开展“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创建工作,圆满完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各项任务。经省考核组考核认定,去年,我市人口出生率13.26‰,符合法定生育率90.93%,出生人口性别比118.75。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一、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综合改革示范市”创建工作。

(一)高层决策,建立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始终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列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实行高层决策,做到人口计生工作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先后6次研究部署人口计生工作,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先后4次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部署重要任务。一是强化领导,决策有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着眼于建设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这个大局来审视新形势下的人口计生工作,牢固树立“抓人口就是抓发展,抓计生就是抓民生”的科学理念,以改革创新的办法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提出,要加大人口计生工作改革力度,用实功、出实招全力做好人口计生工作。分管人口计生工作的副市长,做到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检查指导计生工作,对每季度排名在后三名的镇(街),亲自带领市人口计生委班子成员深入基层,同镇、街党政一把手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他们加油鼓劲。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做到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二是出台政策,强力推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海口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问责细则》等文件,扎实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为确保综合改革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市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推进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具体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九项综合改革工作任务,同时把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个单位,明确了责任人、完成时间节点,并成立了综合改革工作办公室,加强对各部门、各单位创建工作的领导、指导、检查和督促,强力推动综改工作任务落实。三是加强督查、落实责任。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纳入每个单位机关效能建设内容,并结合省2011年新的考核评估方案,及时调整我市考核指标和考核内容,保证我市各项工作与省的要求相对接。全面落实《海口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考评排名实施方案》,每季度召开全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联席会议,表彰先进单位,并对每季度排名后3名单位通报批评,排在最后一名的实行表态发言,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

(二)以人为本,创新人口家庭服务模式。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完善服务体系,扩展服务功能,着力推进“两个”转变。充分利用现代手段组建了椰城人口网和专家智库,很好地解决了我市人口计生公共服务人才不足和服务能力相对偏低等问题。椰城人口网有三百多个终端,通过12356免费服务热线、QQ在线服务、远程视频等方式,将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和家庭,免费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视频咨询、诊断等服务,实现了人口计生服务手段的创新。为确保扩展服务功能的有效落实,实现工作思路的新转变,我市在市、区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站加挂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围绕人的生命周期,开展了以宝贝欢语、青春私语、孕前絮语、生育细语、金秋心语等“六语”为主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服务。目前,全市以市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为龙头、区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为主体、41个镇(街道)计生服务所为骨干、406个村计生服务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体系已经形成,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人群各方面的需求。人口和家庭公共服务中心的建立,是探索创新公共服务的重要实践,对全省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公共管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美兰区在万恒城市花园小区依托该社区优势开展以“夕阳话语·快乐晚年”为主题的老人健康服务活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新路子。秀英区开展创建区 、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技术服务一体化建设,打造新的服务品牌。龙华区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与早教中心合作,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琼山区依托自身优势,实施生殖保健服务工程,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的优质服务。美兰区作为我省的两个国家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单位,认真组织开展工作,截止去年9月底,共为1327名育龄妇女开展健康检查工作,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

   (三)民主管理,稳步推进诚信计生。市委、市政府把开展诚信计生工作作为全面深化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的切入点,充分发挥村(社区)两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行诚信计生工作,截至去年9月底,全市农村263个村(居)委会均开展了诚信计生,共组建5883个诚信计生小组,城区72个社区居委会组建了858个诚信计生小组。各区还将诚信计生工作融入到当地的人口文化建设之中。秀英区依托火山岩地区的生态景观和人文地理打造“和谐计生·幸福家园”人口文化走廊,琼山区依托文明村庄和果园经济打造了“百里百村”人口文化走廊,美兰区依托原始的红树林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打造了红树林人口文化走廊,这三个各具特色的民主管理示范走廊,成为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去年5月,全省诚信计生工作现场会在海口召开,推广了我市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四)多方互动,建立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始终坚持把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列入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内容,保持高压态势,严打“两非”行为。一是制定和完善各种制度和规定。出台了《海口市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制定了《海口市出生人口实名登记管理细则》、《关于做好孕妇B超检查实名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制度,与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签订《严打“两非”目标管理责任书》,实现打击“两非”工作关口前移。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卫生部门打击“两非”的主体地位,成立了全省第一支打击“两非”专职执法队,加强对“两非”案件的查处。三是各负其责多方联动。卫生、人口计生、药监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联合行动,采取“突击式”和“拉网式”相结合的做法,对全市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2011年,市、区联合执法检查34次,联合执法及日常检查共出动打击“两非”执法人员1106人次,车辆273辆次,检查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药品批发企业及个体经营药店317家次,对9家医疗机构下达了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对2家诊所实行了停业整顿,取缔了“黑诊所”15家,端掉了三家从事“两非”行为的黑窝点,查处市人民医院王某、海南武警医院、海口文庄医院和新华中西结合门诊部涉嫌的“两非”行为。四是落实举报重奖制度。市政府规定,对举报“两非”行为,经查实的重奖五万元。去年对三位举报人兑现了15万元的奖励金。

(五)利益驱动,让计生家庭得到更多实惠

为使人口计生工作真正成为一项惠民工程,市委、市政府把创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作为新形势下不断深化计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市重新修订出台了《海口市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的若干规定》。一方面,大幅度提高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标准。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奖励覆盖面。实现了计划生育奖励政府买单的工作机制。此外,整合政府各相关部门涉农惠民政策,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更多的优先优惠。市财政、民政、人社保、农业等部门认真落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责任分解表的通知》,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力度。去年全市共投入奖励扶助资金1600万元,奖励政策兑现率100%。

(六)创新管理,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围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宣传倡导服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优生优育服务、生殖健康服务、奖励优待服务”五大内容,我市统筹考虑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建立起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网络,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依托城市基层社会治安综治中心、区、镇(街)、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工作站)和人口家庭公共服务中心等综合平台,大力推进流动人口“一条龙”服务和“一站式”管理。创新以优质服务促进管理水平提高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模式。市人口计生、综治、公安等职能部门充分利用并整合信息资源,联合建立起统一的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网络(3G无线内网),把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延伸到社区(村)同时制订和完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更新和动态管理制度等一套工作机制,开展流动人口居住登记、计划生育等一系列需求服务,为全面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信息支撑,基本实现了流动人口信息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区共享。龙华区在探索推进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之中,在管理上做到了“管理队伍一体化、管理重心属地化、管理手段网络化、管理方式互动化”,在服务中做到了“服务方式全面化、宣传教育系统化、服务待遇市民化、帮扶解困人性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全市起到了带动借鉴作用。

 二、突出重点,全力抓好目标责任制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抓好技术服务工作,确保各项指标落实到位。按照“掌握孕情、全程服务、责任到人”的工作思路,我市层层落实任务,对重点管理和服务对象落实“签协议、月见面、季访查”孕情全程服务管理;按照规定全面落实好各项节育措施。一是深化优质服务,加强孕情管理。制定详细 “服务月活动方案”及加强孕情管理规定。通过利用“三查”、孕妇B超实名登记、孕妇免费产前检查和免费优生健康检查等登记信息,采取与公安、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合作,进行孕情消失回溯调查,有效的提高了孕情的掌握。做到了6个月内孕情掌握率达到70.91%,高出了省下达70%的指标。二是全力以赴,抓好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各区把经常性工作与集中服务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各级技术服务软硬件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抓长效避孕节育的落实,全市共落实“四种”避孕节育措施17467例,确保了法定生育率的完成,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三是做好药具的发放。市服务站按照计划要求,加强对避孕药具的管理,保质保量做好药具发放工作,使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获得率在85%以上,可及率在90%以上。

(二)创新宣教载体和形式,营造计生宣传氛围。一年来,我市宣传教育工作以创新工作思路、创新访谈形式、创新宣传载体为重点,婚育新风进万家为载体,突出抓好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打造全市人口文化新亮点。在城市,打造人口文化园、人口文化环境和社区人口文化室品牌亮点;在农村依托庭院,打造了人口文化大院品牌亮点,建立新农村人口文化书屋。一是创新工作思路。在开展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宣传教育月活动中,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出租车、路标电子屏、宣传广告牌及宣传媒体和宣传工具,大力宣传禁止“两非”行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发放、张贴打击“两非”彩色宣传资料;二是创新访谈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访谈培训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重点户、重点对象的宣传访谈工作,提高了计生员及群众对人口计生基础知识的知晓率。三是创新宣传载体。与教育、卫生等部门合作,推进关爱女孩行动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在中学开设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加大对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利用《中国人口报》、“椰城人口网”等媒体和网络,宣传报道我市的工作动态和成果以及有关法律、法规。

(三)依法行政,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一是对违反计划生育对象,加大清理力度,并按法定程序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征收社会抚养费人数占当年超生人数的94.5%以上。二是加大对干部职工违法超生案件的查处力度,对以离婚作为遮蔽想超生的人员,严把生育审批关。全年我市共受理信访件26件,举报超生案件18件,查处率达100%。三是针对教育战线出现请长假超生现象开展专项治理,通过专项治理,共清理涉嫌超生5人(已处理超生2人,3人正查处之中),并规范了教师队伍请假管理制度。

(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提高。一是加强市、区、镇(街)的电脑管理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全年共举办PIS系统及“月月清”平台工作业务培训班6期,目前各级电脑管理员均能熟练应用PIS系统及“月月清”平台。二是加强各级计生部门统计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充分发挥全员人口信息网络、“月月清”平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出生实名登记管理网络的作用,实现人口计生服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实现市、区、镇(街)、居委会及绝大部分村委会人口统计专用电脑并接入互联网;三是加强部门协作开展全员人口信息核查,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利用公安、卫生、防疫、民政等部门相关信息与人口计生PIS系统信息数据进行比对、甄别和补录,使PIS系统全员人口覆盖率及录入准确率得到了提高。

(五)加大投入,实施“强基提质”工程。为加强我市人口计生基层基础建设,提升人口计生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海口市实施国家人口计生“强基提质”工程工作意见》,区级服务站建设列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并且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按规定配好配齐技术人员。为提高计生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市、区、镇(街)根据实际情况,分级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全年共举办培训班47期,参加人数4600人次。 

去年,市区两级财政全年共投入8306万元, 达到年人均投入45元,比上年度增长了33%。为调动计生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市从去年7月1日起,调整提高村(居)计生员报酬。

(六)推行计生村(居)民自治,协会作用日益明显。充分发挥各级计生协会的作用,通过开展“生育关怀”、“扶贫帮困”、“青春健康进校园”等活动,为1182名农村双农独生子女、二女结扎户和516名基层计生专干购买了计生意外伤害保险13.76万元。全市各级协会积极参与人口计生群众自治,已有401个村(社区)不同程度的推行了计生村(居)民自治工作。

2011年,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难度较大,打击“两非”工作任重道远;二是人户分离人员以及住宅小区的计生服务管理难度不断加大;三是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够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四是对重点对象跟踪服务管理不够到位,超生现象时有发生,落实长效避孕措施难度加大、稳定低生育水平不容乐观等。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加以解决。



相关附件:

相关文档:

主办单位:海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版权所有:海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地址:海口市长滨路8号16号楼北 电话:0898-68707012

举报电话:0898-68707015 举报邮箱:hkswjw@haikou.gov.cn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00022 琼公网安备 46010502000257号 琼ICP备19003404号-2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